发展农业科技是高明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发展农业科技是高明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区政协明城镇联络委员会
纵观世界,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应当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凡是发达国家(地区),不仅工业发达,技术精进,其农业也是高度发达的。美国以3-4%的人口,生产的农产品三分一供出口;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各种公司(育种供种、整地、播种、施肥、植保、田管、收获……)全程为各农场主服务。法国的乳品业与发达的汽车制造业相当,均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小国荷兰,其花卉的年产值达90多亿欧元,花卉出口居世界第一。我国宝岛台湾农业也相当发达,产品品质优良,制种业先进。
上述国家和地区农业的发达源于农业科技的先进发达。
一、高明农业发展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高明有着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东靠西江,其支流沧江河横贯全境,雨量充沛但不处于广东三大暴雨中心区;偶有台风影响但多为强驽之末,超10级的破坏性风力不多;亚热带的气温保证水稻一年两熟加一造冬作,热量充足但基本上没有超38℃的酷暑。这样的条件,广东大部分农区是比不上的。虽然条件优越,但我区的农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我区地理气候条件与台湾相近,但在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小型机具的普及,产品品质控制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我们远比不上。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目前,高明最缺的还是终年奋战在农业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第一线的技术干部。我区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高水平人才严重不足,农业科研机构力量薄弱,研发水平低。二是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的接受力和使用力十分有限,影响了农业生产。三是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意见和建议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对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构建我区农业科技进步长效机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使农业科技有序、有效、合理的发展。
1、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则是科学技术中最活跃,最积极主动的因素。大西北新疆已大力推广旱田结合施肥的“膜下滴灌”技术,最先引进并发展该项技术的生产兵团,每个基层生产单位(连队)的大学生技术员往往不止一个,农学、农机、植保……都由训练有素的人员把关。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全民的素质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使科技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的更快发展;另方面,重注培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有高等院校的积极参与,提高相关人员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还要加大企业和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让农业科技人才接受良好的教育培训。分阶段、分层次地派送专业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接受培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2、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高明区有了“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规划纲要”(2005-2030),如何把规划逐步变成现实,乃是最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没有缜密可行的实施办法与坚强执行力,一切规划将会落空。例如对策措施中提出的“大力发展农村沼气”,至今仍未有建设。发展沼气,农村生活垃圾、粪便、秸秆、枯枝落叶等可以变燃气、变有机肥,减少秸秆就地焚烧污染大气,又推动了新农村卫生建设,保护林草资源,节省农民开支,一举多得。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很大,全国不少地方都在搞。建议政府组织队伍,聘请及培训专业人员,推动此项工作。
3、壮大农机专业队伍,培训农民机械操作能手。过去曾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提法,现在看来仍不过时。试看城乡间、工农业间的巨大反差:城市车水马龙,电子产品五光十色,工厂企业硕大、整齐、气派,劳动生产率很高;而农村呢,农业机械的使用仍处于较低水平,很多农活仍靠手工操作。本来可以整成大块地(象崇步示范田那样),应用大机具的地方,却仍保持小农经济的豆腐干田块,靠手工耕作。建议政府加强对农机服务站建设,大力培养农机操作能手,引导农业生产技术装备向特色高效农业领域延伸,推广先进的农业用具。
4. 积极应用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手段,发展绿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尤其是发展绝对禁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的有机农业,不改变靠化肥,靠合成农药吃饭的老面孔,各种动人的提法只是一句空话。发展有机农业最大的困难在于病虫防治,而生物防治的研发属高尖科技,不培养足够的高端人才,不可能有真正的有机产品。
高明人不缺理想,更不缺梦想,但如何真抓实干让它不致成为幻想?就发展农业而言,我们认为,科技优先,人才第一。要选准突破农业薄弱环节的几项关键性技术、集中人财物攻关。只要认清了,抓准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步伐坚实了,高明农业在南粤大地大放异彩之日就会到来。
(发言人:区政协委员 何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