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高明区文明村建设的调查与建议

日期:2016-03-21 时间:11:25:00 作者:廖庆平

关于高明区文明村建设的调查与建议

政协明城镇联络组

                   

高明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指挥”的工作思路,围绕“乡土风情、山村风格、生态风貌”这一主题,积极推进文明建设。目前,全区共有572个村民小组,截止2014年,户籍总人口约30.13万人。全区共有171个区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5个省级文明村,打造了“环境优美、生态协调、田园风光、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景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有效地推动了文明村建设。

近年来,我区的文明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形势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明村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高明区部分村庄“有新屋无新村,有靓屋无靓村”是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也是目前农村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导致多数村民小组未能较好地推进文明村建设。

1、历史规划问题。明城镇的村民小组中,仅有部分村民小组的规划较为有序,大多数的村没有统一规划,独自为政,各自为营,造成房屋大小不一,巷道高低不平,纵横交错,“门当户对、出门见门、出门上坡、出门转角”等农村房屋建设杂乱无章。这种现象,主要是历史上的规划建设无序,随着时间的延伸,规划得不到完善和管制,农村房屋杂乱无章现象愈加严重。同时,由于较多的农村规划没有预留宅基地发展空间,更加制约了新村建设。

2、政策性原因。农村宅基地规划审批到目前为止有20多年仍未放开,宅基地审批供给严重不足,而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多的农村没有拆旧建新的观念,宅基地盘活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农村宅基地建设又有现实的需求。一是年青一代婚姻嫁娶建房需要。二是围绕农村经济利益分配,大量居民户口回迁农村,造成常住人口急降,户籍人口增加的怪现象,而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偏低,少量的集体宅基地难以平衡需求。三是少数人在经济宽裕的情况下回乡建房。事实上,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的转移和生产主要因素的改变,部分村边耕地和园地成为集体建设用地已演变为事实,群众的普遍思维是新屋靠外而建,既方便又有体面。因此,虽然受到宅基地用地政策制约,但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群众却不得不承受高压土地政策压力,选择属于不规则的耕地或园地而建,农村无序建设不断蔓延,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外看是新村,里看空心村”怪现象。

3、政府推动还缺乏因素。新农村建设一直是政府推进的重点民生工作,但由于农村改造需要理顺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范畴大,涉及人口多,利益矛盾冲突大,工作的推进更涉及政策等方方面面的原因,甚至产生更多深层次问题,对于主要落实任务的基层政府来说,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撑和经验指引,总体来说,新农村建设建设推进的力度和效果与群众的意愿还有一定的距离。

4、群众的发展意识问题跟不上形势。农村发展环境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村民的意识。一是缺乏具有远见和策略。在建设方面,未能对村中事务进行长远的规划并形成发展共识,并按照“坚持规划,逐步改善”的原则推进建设,欠缺统筹规划建设的能力。在发展方面,改革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还不够,缺少发展的内在动力,有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知难而进,勇于开拓的精神。二是部分群众的集体意识不强,对村级资产保值增值意识不强。不少群众只顾眼前利益,不信任村级班子能把集体经济搞好。虽然村班子眼光看得远,发展观念比较强,村地理位置也不错,但项目投入往往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通不过。三是群众亲城不亲村的思想观念偏重。随着时代进步,年青一代较多向往的城市中心区,在经济不算的宽裕的情况下,城区置房产的意向往往会优先于农村建房,而父母一代也较多跟随后辈迁居,随着时光流逝,农村人去楼空景象随处可见。

5、集体经济支撑不力。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还是农村集体经济支撑,但多数村组的集体经济单薄,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存在“分光用光”现象,早期开发建设征用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均一起分到户,留用村集体经济的只剩一小部分甚至没有。二是农村发展留用地政策受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得不到享受。目前,大部分村集体经济主要是部分鱼塘租金、商铺出租等,集体经济来源不足。因此,对于村中巷灯、巷道、排水沟等环境综合治理,村庄建设管理和建设维护,严重受到资金制约。

二、推进文明村居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通过多种形式的载体,扮靓村庄环境的同时,培树文明村风,实现了软件、硬件建设“齐步走”。一是要营造文明氛围。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要根据各村不同的特点,采取图片、漫画、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等知识的宣传与村容改造有机结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宣传途径。二是要引领文明风尚。加快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积极扶持农村健身广场、文化大院建设,并培养农村文艺骨干、丰富文化活动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群众生活中。让群众在健身娱乐、陶冶情操的同时,宣传身边好人好事,引导群众爱护环境、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三是要传递文明力量。从提升群众文明素质着手,积极引导群众讲道德、树新风。挖掘道德模范、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文明风气。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乡村《文明公约》,把保持村容整洁、爱护村庄环境纳入村规民约,培育人人讲文明、户户树新风的农村社会风尚。

(二)完善规划,为建设提供指引

区、镇两级国土城建部门要加快《村庄规划》的编制。规划要与新农村建设实现有机结合,坚持一同规划,一同部署。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坚持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突出重点,明确治理内容和治理标准,使规划真正起到指导和规范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蓝图作用。

(三)支持和鼓励村组发展集体经济,为建设提供条件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后劲和活力。农村环卫保洁、农田设施、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项目审批上有很多制约条件,缺少“造血型”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事关农村工作的全局。一是要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整合各有关部门扶持农村的资金,捆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并要抓好指导,整合资源,落实好帮扶工作,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二是要指导村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在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要抓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利用土地资源,适量进行固定资产投入,发展辅助产业,拓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新途径,集中力量突出发展能够带来实际收益的“造血型”集体经济建设项目,为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要加强管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结合起来,走发展与管理并重之路。既要积极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开展资本经营,发展社会化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又要切实加强和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完善积累机制,落实各项财务公开制度和监督机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清理化解历史债务,确保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强化对农村环境管理的领导,为建设营造氛围

为确保农村脏乱差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并建立长效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领导。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环境意识,治理农村环境,关键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使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形成村规民约,加强村组工作任务的执行力,落实项目责任人,明确责任,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使农村脏乱差环境治理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注重加强整个村干部队伍建设,建成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村干部队伍,选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管理水平、文化理论、工作能力、群众拥戴的优秀人才担任村领导;能够研究乡情、村情、民情,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脏乱差环境,增强村组干部履职履责的责任感、使命感。

(五)合理安排自留地,为改善居住环境提供空间

政府要把村级发展留用地问题作为“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的一个重点,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时,要将改善群众生活水平问题作为。在经济发展征用土地时,务必按照比例为集体预留发展用地。同时,要针对我区留用地难以解决的根本性症结,要加强留用地的调查研究,整理留用地的有关数据,撰写留用地对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实际需求的专题报告,争取上级支持出台盘活留用地的政策,为改善生产生活及经济条件提供出路。

 

2015年6月

 

高明政协地址:荷城翠竹路169号 邮编:528500
电话:0757-88888038 传真:0757-88881889